9月27日,環境保護部舉行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崔書紅司長介紹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有關工作情況 ,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環保垂改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前,河北、重慶、江蘇、山東、湖北、青海、上海、福建等試點省(市)均已完成方案制定工作,環保垂直管理制度已經落地見效。其中,河北、重慶已經基本完成體制調整工作,江蘇、山東正在推動改革實施,湖北、青海、上海、福建正在備案過程中,陜西、江西、天津、廣東等省份垂改實施方案正在省級審批過程中。
目前,寧夏、上海、北京、天津、重慶、云南、江西、湖北、安徽、四川10個省市已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審核。2018年底前,全國其他省(區、市)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針對網絡上有一種唱衰環評制度的聲音,認為環評制度該淡化了,該退出歷史舞臺了的看法,崔書紅表示,環評制度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崔書紅:“我們歡迎針對環評制度改革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但我要肯定的告訴大家,剛才提到的網上的這種聲音是與事實不符的,而且是不正確的。環評制度作為環境保護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制度,隨著改革的深入只會加強,不會削弱。大家知道,環評制度是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國際通行的一項制度,在我們國家快有40年的歷史了。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體系,環評制度在發揮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應該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它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也有力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隨著政府職能轉變的一些要求,環評制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比如說審批事項多,規劃環評落地難,項目環評針對性不強,“未批先建”、“久拖不驗”等違法行為易發多發。
為此有必要堅持問題導向,緊扣“放管服”,圍繞改善環境質量,做好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三個環節,這是目前環評改革的主要方向。通過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加大環評改革的力度,讓環評回歸環評本意。
有記者問,最近企業舍弗勒稱,其原材料供應商“由于環保方面的原因”被迫停產,連帶可能導致3000億人民幣的損失。有人認為抓環保會影響經濟發展,甚至還有人認為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也與環保督查有關。
崔書紅明確表示:“對抓環保會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說法,我們不贊成。”
他說,過去有一些違法排污的企業,大幅壓縮環保的成本,甚至根本不投入環保,劣幣驅逐良幣,嚴重破壞市場競爭秩序,阻礙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嚴格環境執法,一方面解決了一些老百姓身邊的環境問題,改善了環境質量;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對排污企業依法監管已經成為常態,所有的企業都應當適應這種常態,養成自覺遵守環境保護法規的習慣。
至于環境保護督察是否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是否導致了原材料上漲?
對此,崔書紅強調四點:第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變。第二,產品價格的變化,主要是由供需關系造成的,取決于當前經濟發展的總體形勢、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等方方面面。第三,有的直接打著環保名義,渲染環保政策因素加劇產品價格上漲,這是一種擾亂市場的行為。第四,環保督察沒有對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造成影響,更不是推動產品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
崔書紅說:“加大環保倒逼力度,將劣幣驅逐出去,凈化市場環境,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這才是環保督察的應有之意。”
崔書紅舉了兩個案例。邢臺對全市1397家沒有治污設施、嚴重污染環境的板材企業進行統一拆除,不僅做到“兩斷三清”,還對廠房進行了統一拆除;在拆廠房的同時,規劃建設另外一個國際一流的新興產業園區,一方面把國際先進的高端企業引入園,另一方面引導被取締的企業通過改進工藝、提檔升級、整合搬遷再入園,重新打造現代化、環保型的板材企業。
今年上半年,邢臺PM2.5濃度為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2%,改善率居河北省第三位。更重要的是,今年1-8月邢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全部財政收入和公共財政收入、預算收入增長增速均排全省第二,邢臺這個例子說明只要方法得當,用環保倒逼加速新舊動能轉化,同時實現雙贏,這是非常正面例子,正能量的例子。
還有山東濟寧的例子,濟寧是重工業城市,有1025萬千萬火電裝機,還有8000萬噸的煤炭開采,自己消耗近5000萬噸,還有鋼鐵、焦化、煤化工的行業。濟寧市堅決整治散亂污企業,對排污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方式。通過對排污企業精細化管理,濟寧市實現了大氣污染治理的良好成績,今年1-8月PM2.5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2.5%,兩項指標均居2+26城市前列,下降幅度和改善幅度都在2+26當中是明顯的,顯著的。
1-6月,濟寧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76%,高于全省0.66百分點,實現利潤增長41.2%,高于全省28.9百分點,實現利稅增長34.82%,高于全省23.7百分點。濟寧市同志的話說,濟寧沒有特別的經驗,他們就是靠嚴格的管理,對違法企業嚴格監管取得了現在成績,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贏。
|